基本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和散点图是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形式。其过程涉及使用简单数据集创建这些常见数据可视化的版本。虽然通常使用软件库(如Python中的Matplotlib或Seaborn,R中的ggplot2)或专用工具(如Excel或Tableau)来生成,但在此处侧重于其结构和理解有助于巩固基本知识。示例1:使用条形图可视化分类数据假设我们有关于某服务提供的不同通信方式的用户数量数据:电子邮件:150名用户短信:80名用户推送通知:120名用户应用内消息:95名用户在这里,条形图很适用,因为我们正在比较不同类别间的计数。每个条形代表一个类别,其高度对应计数。以下是我们如何组织条形图数据:{"layout": {"title": "用户通信偏好", "xaxis": {"title": "通信方式"}, "yaxis": {"title": "用户数量"}, "template": "plotly_white"}, "data": [{"type": "bar", "x": ["电子邮件", "短信", "推送通知", "应用内消息"], "y": [150, 80, 120, 95], "marker": {"color": ["#228be6", "#51cf66", "#fab005", "#f06595"]}}]}这个条形图清楚显示电子邮件是最受偏好的方式,其次是推送通知。短信是这些选项中最不受偏好的。解读: 您可以快速看出相对偏好。不同的条形使直接比较变得容易。根据我们之前讨论的原则,确保轴和标题的标签清晰,如果有帮助,使用不同的颜色,但避免杂乱。示例2:使用散点图查看关系现在,让我们考虑从学生那里收集的数据,显示他们的学习时长和考试分数:学习时长考试分数1552682.5753724854.5925901.560散点图非常适合可视化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关系。图上的每个点代表一名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时长(X轴)和考试分数(Y轴)定位。这是一个呈现:{"layout": {"title": "考试分数与学习时长", "xaxis": {"title": "学习时长"}, "yaxis": {"title": "考试分数 (%)"}, "template": "plotly_white"}, "data": [{"type": "scatter", "mode": "markers", "x": [1, 2, 2.5, 3, 4, 4.5, 5, 1.5], "y": [55, 68, 75, 72, 85, 92, 90, 60], "marker": {"color": "#4263eb", "size": 10}}]}这个散点图显示了一组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考试结果之间的关系。解读: 通过观察点的排列模式,我们可以看出潜在的趋势。在此示例中,点通常向上向右倾斜,表明存在正向关联:学习时间越长,考试分数通常越高。请记住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区别;此图表显示的是关联,并非学习 导致 更高分数的证据(可能涉及其他因素)。示例3:使用折线图显示趋势最后,让我们查看一周内的网站流量:星期一:1200次访问星期二:1350次访问星期三:1400次访问星期四:1300次访问星期五:1600次访问星期六:1900次访问星期日:1750次访问折线图非常适合显示在连续的时间段内(例如时间)的趋势。代表每日访问量的点由线连接,使得很容易看到进展。以下是其呈现方式:{"layout": {"title": "一周内的网站访问量", "xaxis": {"title": "星期"}, "yaxis": {"title": "访问数量"}, "template": "plotly_white"}, "data": [{"type": "scatter", "mode": "lines+markers", "x":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y": [1200, 1350, 1400, 1300, 1600, 1900, 1750], "line": {"color": "#1c7ed6"}, "marker": {"color": "#1c7ed6"}}]}这个折线图说明了特定一周内的每日网站访问量,显示了波动和高峰。解读: 这条线有助于可视化流量的流动和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临近周末流量普遍增加,在星期六达到高峰,然后在星期日略有下降。这类图表有效地用于识别模式、季节性或随时间的变化。关于实践的最后思考这些示例说明了不同图表类型如何根据数据和您想讲述的故事服务于不同目的。随着您的学习进展,您将使用特定软件或代码库从数据集中创建这些可视化。这里培养的重要技能是选择 正确 的图表类型并理解它所显示的内容,始终牢记清晰和准确的原则。尝试使用简单工具甚至在纸上绘制这些基本图表,是加深理解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