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了解了如何定义一个类,它就像是一个蓝图或模板。但蓝图本身并不是实物。房子的蓝图并非你能居住的房子;它只是设计图。要获得一个实际的房子,你需要依据蓝图来建造它。在编程中,从类蓝图创建实际“事物”的过程称为实例化,而你创建的这个“事物”称为对象或该类的实例。把类想象成饼干模具,而对象就是你用模具制作的每一块饼干。每一块饼干都使用相同的模具(类)制作,但每一块饼干都是一块独立的、不同的饼干(对象)。创建对象类是创建对象的蓝图或模板。Python 中,要根据这个蓝图构建一个实际的对象,即创建类的实例,过程很简单。只需使用类名,后面加上括号 ()。# 假设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类,如下所示: class Dog: # 目前,这个类没有定义任何特定的 # 属性或行为。我们很快就会添加这些。 pass # 'pass' 关键字表示“什么都不做” # 现在,让我们创建 Dog 类的实例(对象) fido = Dog() buddy = Dog() # fido 和 buddy 现在是两个独立的 Dog 对象 print(fido) print(buddy) print(type(fido))运行这段代码时,fido 和 buddy 会成为变量,它们指向计算机内存中两个独立的 Dog 对象。print() 语句可能会显示类似 <__main__.Dog object at 0x...> 的内容,其中 0x... 表示每个对象的唯一内存地址。这表明它们是源自 Dog 类的独立实例。type() 函数确认 fido 的类型确实是 Dog。括号 () 的作用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在类名 (Dog()) 后面需要括号 ()。当你这样调用一个类时,你实际上是在启动一个构建对象的流程。Python 会在类中寻找一个特殊的初始化方法(我们很快就会讲到,叫做 __init__),用于设置新对象的初始状态。即使你没有明确定义 __init__ 方法(就像我们上面简单的 Dog 类),Python 也会使用默认机制,并且仍然需要括号来触发对象的创建过程。那么,基本步骤是:定义你的类(即蓝图)。要创建一个对象(一个实例),像调用函数一样调用类名,并使用括号:object_variable = ClassName()。变量(示例中的 object_variable)现在持有内存中新创建对象的引用。你可以根据一个类创建所需数量的对象,就像你可以用一张蓝图建造多栋房子,或者用一个饼干模具制作多块饼干一样。每个对象都是独立的,尽管它们都共享该类定义的结构和可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