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程序时,你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信息,例如数字、文本或计算结果。与其直接在各处使用原始数据,不如给数据一个名称并通过该名称来引用它,这样做会方便得多。这时就需要用到变量了。你可以将变量视为一个带标签的容器或一个命名占位符,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一个值。什么是变量?变量是 Python 中指代某个值的符号名称。程序使用变量存储数据,以便稍后引用和操作。“变量”一词意味着存储的值在程序执行期间可以改变或变化。想象一下你在盒子里整理物品。你不会把东西随意放入没有标签的盒子;你会给它们贴上标签(“冬季衣物”、“书籍”、“厨房用具”)。变量在编程中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它们为存储数据的内存位置提供描述性名称。创建变量:赋值语句在 Python 中,使用赋值运算符(即等号 =)创建变量很简单。结构如下:variable_name = value工作方式如下:你为变量选择一个名称(需遵循以下讨论的特定规则)。使用 = 符号。提供你希望存储在变量中的值。我们来看几个例子:message = "Hello, Python Learner!" count = 10 price = 49.99 is_active = True在这些例子中:message 是一个存储文本字符串的变量。count 是一个存储整数(一个完整数字)的变量。price 是一个存储浮点数(带小数点的数字)的变量。is_active 是一个存储布尔值(True)的变量。Python 是动态类型的,这意味着你无需明确声明变量将持有的数据类型。Python 会根据你赋给它的值自动确定类型。当你将 "Hello, Python Learner!" 赋给 message 时,Python 会识别出 message 现在持有一个字符串。使用变量一旦你创建(或声明并初始化)了一个变量,你就可以在代码中使用它的名称来访问它存储的值。message = "" print(message) # 输出: items = 5 cost_per_item = 2.50 total_cost = items * cost_per_item # 在计算中使用变量 print(total_cost) # 输出:12.5使用变量使你的代码更具可读性且更易于维护。如果 cost_per_item 发生变化,你只需在一个地方(变量被赋值的地方)更新它,而不是在代码中搜索每个 2.50 的实例。变量命名:规则和约定选择好的变量名对于编写清晰易懂的代码很重要。Python 有特定的规则和普遍接受的约定来命名变量:规则(必须遵循):变量名必须以字母(a-z,A-Z)或下划线(_)开头。它们不能以数字开头。名称的其余部分可以包含字母、数字(0-9)和下划线。变量名区分大小写。myVariable、myvariable 和 MYVARIABLE 是不同的变量。变量名不能与Python的关键字相同。关键字是Python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保留字(如 if、else、for、while、def、class、True、False、None)。约定(为提高可读性应遵循):使用描述性名称来表明变量的用途(例如,user_name 而不是 un,total_price 而不是 tp)。对于由多个词组成的变量名,使用 snake_case 风格。这意味着所有字母都小写,并且词与词之间用下划线分隔(例如,first_name,number_of_items)。避免使用像 l、O 或 I 这样的单字母名称,因为它们容易与数字 1 和 0 混淆。像 x、y 或 i 这样的短名称在特定情境中通常可以接受,例如循环计数器或数学坐标,但描述性名称通常更受推荐。以下是有效和无效变量名的例子:有效: name、age、user_input、_internal_counter、price_2024无效: 2nd_place(以数字开头)、user-name(包含连字符)、class(是关键字)更改变量值(重新赋值)你可以通过再次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其赋新值来更改变量中存储的值。# 赋初始值 score = 100 print("Initial score:", score) # 输出:初始分数:100 # 更新值 score = 150 print("Updated score:", score) # 输出:更新分数:150 # 基于当前值进行赋值 score = score + 20 # 读取当前值(150),加20,将结果(170)存储回去 print("Final score:", score) # 输出:最终分数:170每次你赋新值时,与该变量名关联的旧值都会被替换。变量是Python中基础组成部分。它们允许你标记和存储数据,使你的程序灵活且更易于理解。随着学习的推进,你会看到变量持续用于管理代码中的信息流。